至八月疾甚,果不治。凡阳气虚寒,不能消散腐溃,或溃而肿不消,口不敛者,必内外温补,庶可保全。
一小儿胁痈,服伐脾之药,脓清不敛,呵欠呀咬,饮食少思,仍用伐脾。盖血虚发热是也,证似白虎汤,惟脉不长实为辨耳。
余兼别症,各一小儿喜笑,常作不安,面赤饮冷,手足并热,先用黄连泻心汤,未二服稍定,又用六味地黄丸料煎服,顿愈。一小儿仆伤,溃后患前症,面青或赤,服风痰之药,切牙目直,仍欲治风。
或经络热郁,风邪外干,气血有乘,即生痈毒。 若泻而烦热无寐,脾气虚也,用东垣圣愈汤。
收靥后,腹胀喘渴,大便利,小便涩,葶苈木香散。虚而不能敛者,托里散补而敛之。
一小儿十二岁,胸前患此,肿作痛,外敷铁箍散,内服犀角丸,腹中寒痛,验之脓已成,先用五味异功散,再用托里消毒散,脓自出,却用托里散而愈。窃谓前症若喘咳短气者,脾胃气虚也,五味异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