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发汗是犯少阳,胆液虚必转属胃而谵语。寒伤心主,神明不安,故动悸;心不主脉,失其常度,故结代也。
六七日当解不解因转属阳明,是藏气实而不能入,还之于府也。 微弱为虚,利后而数亦为虚,故欲自止。
观泻心汤治痞,是攻补兼施、寒热并驰之剂。历举治法,脉迟不可攻,心下满不可攻,呕多不可攻,小便自利与小便数少不可攻,总见胃家实,不是可攻证。
然病在胸中,宜瓜蒂散。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寒盛生热之证,而阳气虚实不同。口苦咽干,又似太阳少阳合病。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若谬加温针,是以火济火,故心恐惧而怵惕;土水皆因火侮,故烦躁而不得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