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易》云:山风蛊,[1]团原本作"国",据文义改。若以养阴清火治之,是速其亡也。
太阳病,发热身疼,自汗,恶风者,当发汗。亦有阴虚之人,血液枯极,贲门不展,有干呕吐,而食不得下者。
或房事过度,而败精下流,则损肾阳。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或偶劳心,忽见身大热而不疼,并无所苦,只是人困无神,不渴不食。
人之遗精,每每五更近天明时者居多,此刻神已居在寅卯界内。阳证其疮红肿痛甚,寒热往来,人多烦躁,喜清凉而恶热,大便多坚实,小便多短赤,饮食精神如常,脉息有力,声音响亮,疮溃多稠脓。
仲景太守《伤寒》一书,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六经,亦不过借天道之流行,暗合人身之度数,藉病谈机而已。至于太阳腑证中之蓄尿、蓄热、蓄血、癃闭等证,已详《医理真传》,兹不具载。
究其阴阳至理,全然莫晓,六经变化,罕有得知,愈趋愈下,不堪问矣。但有邪正,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