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害。 <目录>卷二\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藭二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此言牝疟,其文脱简,『内经』已详,不复释。虚风在表,故主腰痛背强不能行也。
凡腰痛者,皆不能坐,即略坐非伸足根据倚不可,故曰: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目录>卷二\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大去小」〔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
程应旄曰:病腹中满痛,虽在阴经,亦可下,不必其为阳明矣。痉病而更胸满,里气壅也;卧不着席,反张甚也;脚挛急,劲急甚也;必齘齿,牙紧甚也。
若其脉浮,是心得本脉,为寒邪上越之候,故自吐则邪去乃愈也。师曰:子之所问,脉为医道之根源,当以平旦复会于寸口之时诊之,而虚实见焉。
魏荔彤曰: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脉大者,邪气盛也,极虚者,精气夺也。【注】平人年二、三十,常得大脉者,则多病劳。